2019中國互聯網大會于今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本屆大會主題為“創新求變再出發 優質發展譜新篇”,將重點關注5G、IPv6、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移動互聯網、法律科技等多個行業。在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的,發表了“探討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未來發展之路”的主旨報告。
2019中國互聯網大會
騰訊集團副總裁馬斌出席并發表《新時代下數字經濟發展思考與實踐》的主題報告。他提出產業互聯網更進一步將連接從廣度上擴展到不同產業企業,從深度上縱深到企業內部,使得可以圍繞用戶需求重新組織要素和生產運營模式,更有效地實現供需匹配。生產關系中的價值環節隨著生產力的變化不斷轉換重新分配,互聯網+會帶來以人為本的價值鏈再次分配的機會。
由此看出一場頗具科技和時尚感的數字化革命正席卷而來,所到之處都被打上了數字化的印記。面對這場革命帶來的全新挑戰,相對傳統保守的律師行業該如何自處?是執著于手工匠人的獨自精彩,還是借力數字化的賦能更好地與時代同步、與市場同行?如果借力,又該如何結合行業特點,而不是被技術帶的偏離軌道?
中國律師發展論壇開幕式
近日由吉林、遼寧、黑龍江和內蒙古自治區司法廳、瀛和律師機構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律師發展論壇之“三省一區數字化律所發展論壇”于長春舉辦。為了更好地就數字化背景下的律所發展愿景、路徑達成共識,此次論壇專門舉行了“智慧律所是生存戰略還是發展戰略”律協會長圓桌論壇和“數字化時代律所的機遇和挑戰”專家圓桌論壇,通過觀點的碰撞、思想的交鋒就上述問題給出了初步答案。
面對技術進步,切莫“溫水煮青蛙”
在會長圓桌論壇環節,遼寧省律師協會會長楊興權表示,技術革命、技術進步必然影響到律師行業和整個法律服務業的未來,為了準確認知和把握技術進步給律師行業帶來的影響,需要從三方面著手:一是注重前瞻性,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律所越早做安排越能贏得主動;二是采取主動的謹慎和態度應對,切莫用“溫水煮青蛙”的淡漠態度,那是對行業和律師的不負責任;三是注重務實,適應律師行業特點、狀況和規律采取有價值、有效果的措施應對技術變革帶來的變化。
中國律師發展論壇會長圓桌(一)
楊興權介紹,目前律師行業的信息化建設嚴重不足,明顯滯后,這主要在于整個行業缺少彌補縮小這種差距的組織化的能力和手段。實際上目前公檢法機關的信息化進步已經給律師行業創造了很多條件,但律師行業由于自身水平不足,不能進行很好的對接,不能夠享受法律職業共同體的信息化成果帶給行業的變革,對此整個行業要予以高度重視,并盡快上升到行動層面。
在具體解決方案上,楊興權建議律所不僅加大所內的投入,還要主動加強和所外專業機構的合作,通過專業的力量快速提升律所科技水平,“高度重視,積極部署,主動安排,是我們應對技術革命應有的態度”。楊興權介紹,目前其所在的律所每年將收入的1%專門用于律所的信息化建設。不過他坦言,目前律所的管理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即對一些非緊迫的問題要做長遠的戰略安排,律所決策機構和合伙人很難達成一致,導致技術投入較難推進。
“目前我們國家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樣的,律所必須就律所和律師的高質量發展,增加危機感和緊迫感,就此主動做長遠的戰略安排,因為這是我們的生命線,沒有生命線就變成了生存的危機,生存的戰略問題。”楊興權說。
中國律師發展論壇會長圓桌(二)
內蒙古自治區律師協會會長巴布持相同觀點,他表示,盡管信息技術不可能完全替代人,但是會改變人的參與度和社會就業結構。律所的管理和組織模式也應該更多地應用現代技術,“這是沒有任何選擇的,如果誰不選擇現代技術,誰就跟未來無緣,未來律所一定要加大技術投入,這樣才能解放生產力”。
巴布強調,不能因為有了方便快捷的技術手段就忽略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實際上很多復雜的、本該用人腦來解決的問題一旦交給技術進行簡單處理,結果往往會截然相反。
信息化建設要注重實用 避免浪費
在黑龍江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李萬春看來,十八屆四中全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而律師是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生力軍。平臺化、數字化、產品化、一體化,這是數字時代對智慧律所的最大要求,也是律師行業必須面對的一個主題。數字時代給律師提供了戰場和平臺,也提供了展示律師智慧和創造力的時機,律師應該全力以赴,用技術驅動法律,為法治中國建設做出更大貢獻。但是技術投入不單是律師個體的問題,律所和律協乃至整個社會都應該投入到技術推動法律上。
河北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段林國指出,西方律師制度已經存在400多年,中國僅有40年,但現在都面臨著數字革命的沖擊。為了不被時代落下,就不能在技術的沖擊下驚慌失措,而是要博弈。目前一些地方律所在信息化投入上存在重復建設問題,造成了很大的資源浪費,如果第三方開發相關的信息系統,應盡可能合理定價,要考慮律師分布在不同區域的客觀現實,從而減少浪費。
吉林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張嘉良坦言,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支付方式、獲客方式和生活方式,隨著5G的到來,也將改變我們的社會。律師的管理經歷了公司制、合伙制、薪酬制……各有利弊。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可能會出現一種精妙的算法,讓律師之間獲得最公平的利益分配,即出現智慧律所,一旦這種算法被研究出來,那么傳統律所的內部管理結構和機制都將發生改變。但無論是法律機構還是科技機構,在提供科技服務時,一定要注重實用性,這樣才能讓律師不吝付費,贏得市場。
《民主與法制》周刊總編輯劉桂明
《民主與法制》周刊總編輯劉桂明總結道,在數字化時代,智慧律所是律所的生存戰略,也是行業的發展戰略,對于整個行業來講最重要的是要有投入,只有足夠重視予以投入,才能夠更好地融入信息科技社會。
法律科技產品要避免“兩層皮”
在“數字化時代律所的機遇和挑戰”專家圓桌環節,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生導師徐家力表示,目前社會只有兩個維度:現實維度和數字化維度。數字化的到來為中國律所落后的管理,乃至落后的觀念打開了一扇窗。目前很多律所的管理都較為落后,這一方面是因為很多律師都是文科出身,對數據、技術很陌生,甚至排斥;另一方面,以歐美國家為例,律師屬于職業穩定的高收入群體,這也造成這整個行業相對保守,面對新技術無動于衷,甚至拒絕。目前數字化技術鋪天蓋地而來,數字化挑戰迫在眉睫,作為律師如果不想被時代淘汰,只能積極學習相關知識,并將其用之于自己的專業,服務于自己的客戶,甚至把數字化作為未來可期的個人、律所甚至行業的發展規劃。
中國律師發展論壇專家圓桌(一)
國浩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李淳表示,2018年,律師業迎來了數字化、人工智能、區塊鏈的沖擊和影響,但目前與法律相關的科技產品都是“兩層皮”:學科技的,不一定懂得律師行業的需求;做律師的人,對科技的精準把握也不夠。
基于這種情形,李淳認為,律師行業必須要思考兩個問題,第一,處于這樣的時代,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科技?第二,科技的發展會將我們引入什么樣的時代?他認為,不要輕易接受一種工具或者一種方法,而是要多一點基于行業的理性思考,才是對行業負責任的表現。
對于律師行業未來十年的發展,李淳認為,首先要將數字化作為戰略;其次,在推進數字化過程中要注重協同;第三,做好金錢和時間成本控制;第四,數字化是開放的,要推進相關的工具和方法的行業共享;第五,注重推進合規。總之律師要基于數字化創造新的機會,提升自身價值,而不是被數字化所綁架。
中國律師發展論壇專家圓桌(二)
吉林省律師協會兼職副秘書長朱大勇表示,目前很多律師在辦案中已經在使用很多法律軟件,還有很多律所合伙人也會用法律軟件為決策提供支持。他提出,未來律師事務所發展,應該是“3×2”的模式:“三個要素”即包括人、服務、資金,即律所的發展需要倚重強大的合伙人和律師、良好的服務質量和產品、一定額度的資金投入。“兩個進程”即網絡化和數字化進程,在“物聯網+”時代,只有律所融入網絡社會才能獲得發展;同時,要充分利用好數據,做好數字化管理。只有如此,才能讓未來的律所有更好的發展。而未來借助科技手段,律師的服務也會更趨于專業、法律服務也會更具標準化。
“技術歸零”時代,是挑戰也是機遇
身為黑龍江德治律師事務所主任潘悅還擁有兩個社會職務:黑龍江律協互聯網+律師服務專門委員會主任、電子商務網絡信息專業委員會主任,這在全國律師中不多見的。她坦言,目前,黑龍江對互聯網科技非常重視。為了應對數字化的挑戰,她所在的律所在三年半之前還創立了一家法律科技企業,推出了自己的法律科技產品,2019年該產品還入圍了全球法律黑客松大賽決賽。因此這種挑戰更是一種機遇。
潘悅直言,這是一個“技術歸零”時代,此前人們擁有的經驗優勢會被新興技術抹平,大家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重新起跑。現在面對技術革新,律師行業大致有三類人:積極嘗試派、觀望派、結合行業特點力推相應技術者。至于能否抓住這一機會,關鍵還在于律師行業怎么看待它。
吉林瀛慶律師事務所的主任孟軍于今年1月簽約加入了瀛和律師機構,并在3月開始使用瀛和推出的KindleLaw法律科技產品。這一產品對律所的管理、律師案件的協同等都提供了很多幫助,他預期未來隨著律所律師人數的增加,法律科技產品的效果也會越來越明顯。
他認為,律所使用數字化產品來自內外兩個驅動,外部驅動主要來自于目前公檢法的機構信息化服務已經做得相對比較成熟,而大部分律師還沒有數字化辦公系統和工具,處于“小米加步槍”的狀態,顯然不能滿足辦案需求;內部驅動則源于目前律師行業已經有大量的80后甚至90后律師,這些年輕律師更加愿意也能更為熟練地使用數字化的系統和工具來辦案。而未來十年,是年輕人的天下,屆時科技將會對律師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大助力。
2016年5月15號在律師法20周年的那一天,瀛和律師機構發起了中國律師發展論壇并連續舉辦四屆,每一屆都圍繞中國律師的發展、機遇、戰略、創新等不同主題共同探討,很多法律人每年都會參加這一盛會,會上我們特意采訪了連續參加了四屆的黑龍江雙鴨山的郝雅楓律師。
黑龍江雙鴨山郝雅楓律師接受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