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由瀛和律師機構主辦,贏在線、法大大、贏了網、為安法律金融、億方云協辦的“2016中國律師發展論壇”在北京喜來登長城飯店隆重召開。
著名法學家、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江平,北京市律師協會會長高子程,中國法學會《民主與法制》總編輯劉桂明,瀛和律師機構總部負責人孫在辰等中國律界領導、專家出席會議并致辭。
今年的5月15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頒布20周年紀念日。20年前的5月15日,中國律師行業撥開云霧,開始從混沌到有序,律師制度得以完善,執業權利得以保障,中國律師業開始由單一服務向多元、縱深拓展。20年后,受互聯網沖擊,律師行業深度發酵,跨界、轉型、整合,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旋律。
在這樣一個關鍵的歷史節點,數十名中國法律界的知名專家學者,以及近五百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業界精英匯聚到一起,共同出席這樣一場聲勢浩大、影響深刻的中國律師發展論壇,不僅意義深遠,而且也體現出中國律師作為律界一份子的責任和擔當。
大咖集聚探索行業未來
論壇伊始,中國法學會《民主與法制》總編輯劉桂明率先公布“我眼中的律界風云人物” 。
劉桂明指出,過去的歲月在我們指頭間一晃就過去了,但是未來可能對我們更加重要,過去的歲月有很多日子值得我們銘記,有很多人物值得我們尊敬。我所見證和所接觸過的風云人物,他們可能是某一方面的代表、化身、縮影,所以這既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形象,正是因為有這些律師的存在,才有了中國律師業的昨天、今天、明天,本次論壇就在于回顧過去,分析當下,然后展望美好的未來。
隨后,著名法學家、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江平分析,如果律師和法律需求是一個市場,我們不難發現,當下,律師需求越來越大、案源增多,但律師更應該憑借誠信,堅持精細化辦案,反之這是一個很大的危機。另外,目前是一個律師主導的市場,隊伍迅速擴大,競爭激烈,這也給律師市場帶來了一定的危機。
江平老師表示,當下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等增加,律師該結合經濟形勢,處理新興的案件類型。所以在高需求律師的市場里,更應該知道危機里面存在希望,在繁榮中也存在危機。
北京市律師協會會長高子程在致辭中認為,黨的十八大賦予了律師在依法治國方略下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我們要格外珍惜,不辱使命,以法律人的自覺和風格,推動依法治國方略的踐行。相信未來中國律師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改善自身職業環境和維護自身職業合法權益、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和行業綜合實力方面都將有全面改善。
另外,高會長表示,律師法發展與兩個要素密不可分:環境和自身的發展。環境不言而喻,目前我們處在中國法治高速發展的環境里,但目前行業的門檻還非常低,所以律師行業的自身業務提高非常重要。
之后,瀛和律師機構總部負責人孫在辰從律界傳承、行業發展、聆聽思辨、發覺先機四個方面歸納了本次論壇的重大意義。他說, 20年雖然是歷史的一瞬,中國律師卻走過了不平凡的“黃金時代”。雖然歷經磨難,但從未退縮,在爭議中沉淀,在希冀中前行。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深入推進,我國律師總人數從2002年的13.7萬人發展到如今的30萬人,連續7年以10%的速度增長。廣大律師通過訴訟活動保證司法公正,積極推動社會發展。
孫在辰表示,中國律師業未來的發展空間非常大。目前,中國經濟總量全球第二,外匯儲備底子強,已經開始從資本、技術、產品輸入的國家,實現根本轉變,進入了資本輸出、企業輸出、技術輸出、人才輸出、產品輸出的全球經濟時代。中國律師也隨之走向國際大舞臺,保護我們的資本、中資企業的安全以及商品市場。實踐告訴我們,中國未來十年二十年,法律行業將會迎來大發展,是一個法律人高需求的時代,也是中國律師可以大有作為的時代。
在歷史與未來中尋求答案
會議中,中國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王進喜,中國人民大學律師業務研究所副所長李奮飛,和國浩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主任李淳,分別就《律師法》頒布以來中國律師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進行了主題報告。
王進喜指出, 1980年《律師暫行條例》給了中國律師一個伊甸園,1996年《律師法》正式頒布,讓中國律師走出了伊甸園,激活了律師行業的生產力,使得律師行業突飛猛進,有了今天30萬的律師。而《律師法》出現后明確了律師應當維護當事人權利,這是律師屬性在認識上的進一步升華,未來20年的中國律師,是一支正視自身法治建設的隊伍。
李奮飛在報告中指出,目前,中國律師業正處在改革的節點,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其中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中國刑辯律師之路還很難,難在有權難使、有權限使、有權行使無意義。所以,中國律師業的格局還在變,未來中國律師將處在統治型格局、調控型等格局之中。
李淳在主題發言中闡述,當下影響中國律師發展需要八大戰略:1、律師發展戰略需要確定;2、應該制定律師發展的產業戰略;3、意識形態下的律師發展與律師的意識形態應當統一;4、律師法要與時共進;5、中國律師發展取決律協和司法部的開明6、密切關注WTO對中國的影響;7、充分重視技術革命對律師的變革和影響;8、經濟因素對中國律師的發展意義深遠。
對于未來,他判斷,大的律師事務所格局基本確定,中型所更加活躍,小型所發展靠真本事,而未來的中國工匠型律師重新被重視,大腕律師將不復存在,女律師成長空間將被擴大,青年律師的成本將逐年增加。
北京市天達共和律師事務所主任李大進針對“中國青年律師明天的早餐在哪里”發布精彩演講。他說:中國青年律師要自信、切忌浮躁、擺脫迷茫,選個好律所、好專業、好師傅,才能擁有更好的明天。
未來律師將何去何從
在之后的圓桌對話環節,天同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無訟傳媒創始人蔣勇,法大大創始人黃翔,法客帝國創始人、北京安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舒,贏了網創始人李磊,無訟作者、威科先行高級勞動法律顧問焦勇,共同對“法律服務行業如何互聯網化”這一焦點話題展開了充分的探討和剖析。
通過觀點展示、碰撞和觀眾提問環節,幾位嘉賓達成共識,未來的法律行業和互聯網擁有極高的粘合度,互聯網即是工具又是平臺。但對互聯網是否會顛覆法律行業,幾位嘉賓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說,此次討論充滿了對未來的無限想象與對過往的理性思考。
另外,在由大成律師事務所聯席會議終身名譽主席王忠德,瀛和律師機構聯合創始人、為安法律金融創始人董冬冬,高朋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陳文偉,北京市律師協會副會長劉衛東,河南普豐律師事務所主任張獻偉,對當下的熱點話題“十年后中國還需要大所嗎?”分別進行了深刻的闡述和理解。
王忠德提出 “大所如果與互聯網完美融合,會得到更好的機遇。”陳文偉卻認為,“大所的利益沖突比較大,所以未來不一定再需要大所。”董冬冬則同意未來大所也必然存在,他說“大所也可以‘大象起舞’。”不同的觀點雖然沒有正面回答出大所的未來之路,但卻給大家予以啟迪。
在對于“中國律師業管理創新的瓶頸在哪里?”的探討中,北京君合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肖微、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法連、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王世柱、廣東太平洋聯合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王德虎分別發表了獨特的見解。
肖微一針見血的指出當前律師行業所存在的問題,即“大部分律師不具備管理能力,律師管理能力非常欠缺。”張法連則從治國背景和一帶一路戰略上講述律師培養的重要性。王世柱從未來出發,描繪了法律互聯網化面臨的十大挑戰。
專業化是青年律師的“營養早餐”
探討過律所的模式和瓶頸,“中國法律服務行業市場空間有多大?”的問題也顯得尤為吸睛。
在法律業務方面,原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長吳慶寶有著深刻的見解,認為中國律師業未來發展需要規模化、國際化。規模化發展不能僅靠非訴訟業務。20人以下中小所近年來的前十名變化頻繁,中小所當細分市場化、精細化。未來的規模化律所發展是公司化。未來律所間需要更多的是協作,這也是瀛和律師機構的出發點。瀛和武漢高級合伙人徐緒柏為大家描繪了互聯網給律師帶來的四大挑戰。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博士后金颯針對未來律所行業發展發表看法。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華東針對企業法治與律師發展主題作出了精彩演講。以“法律養生”的概念揭示了法律行業的規律。
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專家徐家力圍繞“中國青年律師明天的早餐在哪里”發表意見。他認為,青年律師要有吃好早餐的夢想,合作精神、分享態度對“吃早餐”尤為重要。互聯網時代催生了互聯網法律業務,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思考。大量的版權交易需要大量的知識產權律。中央財經大學法學碩士教育主任、中國法學會案例研究會秘書長李軒、金諾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李海波、《法律與生活》雜志社社長李秀平相繼發表對此問題的看法。
會議的收官議題是“誰更需要專業化”,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刑事辯護法律事務教研室主任錢列陽、北京律師協會商事犯罪預防與辯護專業委員會主任韓冰、上海市律協刑事研究會委員高明發表看法。
會議尾聲,劉桂明作出精彩總結。他說,我們要更加理性的回顧過去和展望未來 。今天我們圍繞著“進程與進路”回答了問題,提出了命題,也找到了新的課題。我們了解了如何從危機中找到契機,發掘了如何從歷史中找到未來,也了解了如何解決創新發展問題、協同問題、共享問題。
同時,他也肯定了主辦方瀛和律師機構的模式,并引用了孫在辰主任的話 “我希望瀛和不僅是自己的瀛和,也是全行業的瀛和。”來寄語各位參會者。在劉桂明“2016中國律師發展論壇順利閉幕!”的話語中,論壇圓滿結束。